yl34511线路中心(中国)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yl34511线路中心 > 新闻中心
水资源需求预测与需求管理的核心——水资源有效需求
2013-7-17 10:42:15
1过去需水预测普遍偏大的原因

水资源预测对于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必须要做而且必须力求准确,以为水资源规划提供基本依据。但是,实践业已证明过去的预测有很大的系统性误差即普遍偏大。通过预测经济社会的发展规模和用水定额的方法来分类预测工业需水量、农业需水量、生活需水量和总需水量的预测方法,从表面的直接原因来看,往往一方面灌溉面积、工业总产值等经济规模的预测值偏大,另一方面灌溉定额、工业万元产值耗水率等用水定额的预测值也偏大。但之所以如此,还有着更深的体制方面的原因和预测本身的复杂性因素。

第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发展速度偏好,决定了各地的灌溉面积、工业总产值等经济指标的预测值总是偏大。

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向上级要投资、要水资源的本位主义倾向,决定了各地用水定额值往往定得偏大。

第三,除了人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之外,水资源需求预测偏大的更为根本的原因是经济规律的作用——水价与水资源需求的关系。计划经济下水资源被低价甚至无偿使用,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水资源总是被过度消费甚至浪费(主要是生产用水,城市生活用水在“重生产、轻生活”的倾向下倒是比较低)。而且在水资源需求的预测中也总认为这种过度的用水标准为理所当然,水资源需求预测往往只考虑如何充分满足粮食产量、工业产值快速增长的需要,很少考虑供水、用水的成本和效益,所以用水定额定得偏高。但实际上从80年代中期开始,“有偿用水”的观念已逐步深入人心、供水价格也已逐渐调高,而供水价格的调高必然对水资源需求有抑制作用,因此实际的受供水价格抑制的水资源需求必然比原来预测的不考虑供水价格作用的水资源需求低很多。在今天“有偿用水”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供水价格逐渐调高的新形势下,这种不考虑价格的影响、不考虑水资源供求的经济规律的预测方法肯定是行不通了。

第四,原来的水资源需求预测方法关于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缺乏的适应性调整能力估计不足。面对水资源不足,社会经济系统并不会简单地按照所谓的预测缺水百分之几、产值就会损失百分之几,更不会坐以待毙,而是可以进行一定的自我调整。除了在不改变经济结构的前提下增加节水措施之外,还可以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发展节水型产业。这其中也是经济规律在起作用:一方面有水价提升对高耗水行业、工艺的抑制作用,也有水价不到位的条件下出现“有价无水”(对应于过去物质匮乏时期的“有价无货”)时的缺水风险损失的选择作用。

第五,预测本身的复杂性。预测的实质是根据过去的经验外推未来的情形,如果外推预测的时段比较长,这种外推的可靠性就大打折扣。而且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新的水资源预测和规划必须考虑生态环境用水,更增加了预测的难度。因为这既牵涉到对生态系统本身的运动规律的掌握的问题,还与人们的环境意识、对生态环境的要求程度即生态环境的保护标准有关。而不同的人和机构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标准的认识是很不一样的,而且人们的环保意识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对生态环境需水的预测必然存在较大分歧。

2 水资源有效需求——考虑用水效益与成本的实际水资源需求

水资源有效需求是一定经济价格水平下人们愿意支付且有支付能力的可以实现的水资源需求。“愿意支付”意味着用水的边际效益不低于边际成本。水资源有效需求不同于按纯自然规律和工艺过程达到****(或较大)产量时的需水量(如按通常的由灌水实验定出的灌水定额计算的需水量),而是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按照用水的边际效益不低于边际成本的经济原则所决定的需水量。水资源有效需求与原来的水资源需求的****不同是:水资源有效需求是随水价的变化而变化的,而原来的水资源需求是不考虑水价的影响的,也即不随水价变化而变化。

3有效需求才是水资源需求预测与管理的核心

在此,我们特别强调水资源需求预测需要一个观念的转变:即水资源需求预测应是对受经济规律决定的、一定供水价格下的水资源有效需求的预测,而不应是原来的不考虑供水成本、不计效益的生产过程的****(或较大)需水量。在经济生活中起作用的是有支付能力的、可以实现的有效需求,而不是人们生活和生产“想要”的需求。打个比方来说,现在我国宏观经济已经步入买方市场阶段,出现了供过于求、需求不足的问题。但真的是我国人民生活都已很富裕、东西多得用不了吗?不是。实际上我国还有数千万衣食存忧的贫困人口,城里有很多下岗工人生活很苦,农村有数以亿计的孩子得不到他(她)们所期望的教育。这就是严酷的“贫困与过剩共存”的矛盾。一方面有很多东西卖不掉,另一方面有很多人很需要这些东西但没钱买。因此潜在的人们的需要与现实的有效需求虽然有联系,但却是两回事。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起作用的是有效需求,而不是潜在需求。

对某种商品的潜在需求不能实现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虽需要但没有支付能力,二是尽管有支付能力但从经济效益来说不合算。对于前者,需求者的现实表现是无钱购货、生活的绝对贫困、企业的停工破产等等;对于后者,需求者的行为表现是节约、寻找替代品、调整产品产业结构等等。从水资源来说,两种情况都存在,前者表现为“贫困者”(穷人、不景气企业等)不得不减少用水量或降低用水质量,后者表现为“富有者”(富人、效益好的企业等)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益等等。因此把水资源需求预测的对象从潜在需求改为有效需求是恰当而必要的。

按照水资源有效需求的概念,水资源预测必须综合考虑供水价格水平、用水效益水平和节水投资水平。也就是说,水资源需求不再是独立的,既不能脱离供水来独自预测,也不能独立于用水的经济效益和节水成本之外,水资源需求预测必须与用水成本、用水效益和节水成本联系起来。相对于以前的隔离供求分别预测和不考虑用水的成本和效益的水资源需求预测,这应当算得上水资源供需预测和规划的一场革命。

按照有效需求概念预测水资源需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规律的必然要求。水是有价的商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治理,都要遵守客观经济规律。从供水预测和供水工程的规划来说,必须考虑供水成本、水价和一定水价下的销路。如果供水成本较高、用户难以承受较高的水价,就可能出现供水没有销路的问题。“引黄济青”工程就是一例。由于引黄供水成本太高,青岛市一般情况下不愿用引黄工程来供水。由于缺少用户,而且“引黄济青”工程主要是为青岛市建造的,为了维护工程和收回工程投资,被迫采取不用水也得交钱的办法。这说明该工程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从水资源需求预测来说,必须考虑水价对水资源需求的影响。水价不仅会影响用水定额,也会影响水用户的规模。较高的水价,必然会抑制高耗水的用户的发展。例如随着供水价格的逐步提升,高水价很可能把首都钢铁公司挤出北京。因此,如果还是按照用户规模乘以用水定额的预测方法,就必须考虑水价对用户规模和用水定额的双重影响。对农业灌溉而言,水价提升必将使充分灌溉成为历史。

同时,水资源有效需求概念,也为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管理水资源需求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手段。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再也不能走“以需定供”的老路,而必须根据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以供制需”,统筹安排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其中水价是调控杠杆,水价作用下的水资源有效需求是实现供需平衡的机制。

[关闭]    
Baidu
sogou